欢迎来到山西焦煤官网    
  •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▼ 企业邮箱▼
清明感怀
发布时间: 2019-04-15 15:00:32     作者:王晓玲      来源:山西焦煤网      点击次数:

清明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,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。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受地域、文化的影响不尽相同,但扫墓祭祖、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,且由来已久。

郊游踏青

四月清明,春回大地,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。

每每到这个季节,三五好友聚在一起,吃饭聊天,总会说起踏青的事,听到这样的提议,大家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附和着、计划着、兴奋着。可到了执行时,有的人总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,工作忙、家里有事等各种缘由都阻碍了我们的步伐,直到春天成熟为盛夏也未成行,计划成为泡影,真是始于计划,止于计划。

今年,梦想还真就成了现实。早起,阳光明媚、风和日丽,电话邀约,驱车出行,前往武当山。站在山脚下,仰首眺望,目光坚定,做足了出征准备。刚开始,连走带跑,三个人像是在比赛,说说笑笑,好不乐哉。慢慢地,台阶越来越窄,一只脚要横着放才能爬,同行的朋友因为胖一些,爬得气喘吁吁,手脚并用。看着她如此模样,大家笑得前俯后仰。不知不觉间已到达山顶,深呼吸,那是大自然的味道。我拿出手机,把大自然的各种姿态小心定格在取景框中,快乐地看着含苞的花透过镜头向我展露笑容。

虽然仅用了半天时间,可回来以后发现,心境完全不同,似乎受到了洗礼,豁然开朗。有道是:春景处处有,重要的是时刻保持春一样蓬勃向上的心境。

扫墓祭祖

清明扫墓,谓之对祖先的“思时之敬”。

山西旧有“清明细雨催人哀,漠漠头野花开,手端祭品肩扛锹,都为先人上土来”的民谣,生动概括了当时人们扫墓的情形和心情。

每到这一天,人们都会到墓地祭祖。为避开高峰时段,大家选择早起出行。到了墓地,首先是整修坟墓,填补雨水冲刷、地形塌陷等造成的地表裂缝,拔除坟头上的杂草,再培添新土,以此来表达对亡人的思念。

在古人的信仰里,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是有很大关系的,所以培墓是一项不可轻视的祭奠内容。其次是焚烧纸钱、供奉祭品。纸钱、金元宝、吃食、酒水等是清明传统祭品,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,祭品也变得新潮了起来,有电子产品、名车别墅、驾照护照等,花样繁多,总是不断突破人们的想象力。事实上,祭品的本意是为了缅怀先人,更多是追求精神层面的东西,可亲人,特别是儿女,虽不提倡祭祀的庸俗化,可为了那份孝心和亏欠,还是会尽自己的所能去买更多的东西。也许,为的并不是祭品,而是心理安慰。

清明前后,人们会去超市为先人采买吃食,各种水果、糕饼应有尽有。超市还会专门摆设一个专柜,上面放着切好的水果盘,配好的糕点,供祭祀者前来采购,即买即用,很方便。有一次,自己采买了一份,打开后才发现那些所谓的方便果盘全是已经烂掉的水果,着实令人气愤,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动手,以表敬重。

“百善孝为先”,如果条件允许,一定要亲自到亲人墓前磕头,因为崇祖、祭祖是流传数千年的传统,应当传承。

“摊黄儿”“青团子”

“摊黄儿”“青团子”是北方、南方清明独有的吃食,很受欢迎。

摊黄儿:是用黍米磨面做的饼,金黄色,看起来很有食欲。随着时代变迁,已经很少有人家在做了,只有在大街小巷的游商走贩处才偶尔得见,每次看见都会买一些带给父母吃,那是属于他们的味道,记忆的味道。

去年回南通,在超市瞧见了一种稀罕吃食,在北方比较少见。那东西大约小孩儿拳头般大小,绿色的,用透明的塑料纸包着。问老公才得知,那叫青团子,是一种名叫“浆麦草”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,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搅拌制成团子,包上豆沙馅蒸熟。青团子糯韧绵软,甜而不腻,是祭祀先人必备食品。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每到清明节就会情不自禁想起杜牧的这首诗来,仿佛有了这雨,清明才更能显得出它的悲凉和忆念的味道来。谁也说不清到底是清明成全了这雨,还是这雨衬托了清明!

(作者单位:霍州煤电木瓜矿)

责任编辑:黄龙梅

版权声明   |   隐私与安全   |   常见问题解答   |   咨询 地址:中国·山西·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ICP备案序号:晋ICP备05008009号-3

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  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