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西焦煤官网    
  •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▼ 企业邮箱▼
也读《书读完了》
发布时间: 2024-10-25 10:20:22     作者:张斯      来源:山西焦煤网      点击次数:

“书读完了”,我盯着封面上这几个大字,生出些许困惑:古今中外,典籍如浩瀚宇宙之星辰,究竟是什么人敢口出狂言?我移目到署名处——金克木,困惑烟消云散了多半。这位以小学学历问鼎北京大学教授的传奇经历被广大受众耳熟能详。但学贯中西的金克木先生宣称书读完了,似乎与他一贯求知若渴、谦虚谨慎的治学理念背道而驰。然我心中又升腾出希望,读完此书,是不是也能掌握些能将书读完的技巧?

金克木先生提出了“书可以读完”的依据:“把书读完”首先是要读什么书,每一种文化都有几部最重要的文献经典,它们既不依附于其他书,又是整个系统的知识基础,把中外文化中的这类书通读之后,就可以说是“书读完了”。他列出根源性典籍,以中国为例,他认为不读《易》《诗》《书》《春秋左传》《礼记》《论语》《孟子》《荀子》《老子》《庄子》,就无法读韩愈、朱熹的书,就连《西厢记》《红楼梦》中的词句用典也无法体会。他还分享了几种读书方法:把作者、书籍当成朋友,谈论式、质疑式的福尔摩斯读书法;读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,读书空白内容,思考文字弦外之音的读书得间法;读书、读人、读物的方法。

《读书·读人·读物》中写道:“一本书若满是字,岂不是一片油墨?没有空白是不行的,像下围棋一样。古人、外国人、现代人作书,好像是都不会把话说完、说尽的,不是说他们‘惜墨如金’,而是说他们无论有意无意都说不尽要说的话。越是啰嗦废话多,越说明他有话说不出或是还没有说出来。那只说几句话的就更是话里有话了。”要想读懂书中的真意,不光要看说了什么,更要看什么没说。有人认为,“当于无字处求之”的读书方法,有过度解读之嫌。但在文学创作中,追求言外之意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精神。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提出“隐秀”的创作理念,被现代国学大师黄侃冠之“文苑最要”。简单来说,隐是字面意义之外的内容,秀是作品中出类拔萃的句子。一部作品如果不包含意蕴丰富的韵味、悠远隽永的意趣、触类旁通的情感,就不能被称为佳作,而以上都只能通过有限的言辞以及言辞之外的空白来营造。要想准确掌握优秀作品中的言外之旨,就需要如金克木先生所说,要将蕴含文明根源性的典籍通读熟读,带着问题与作者对话。

贾岛与韩愈在“推敲”上反复斟酌,这是创作者对言外之意能否准确传达的琢磨。读者若是知晓贾岛曾落魄出家,却又想建功立业的心路历程,就能更好地体会到“僧敲月下门”的克己复礼和目盼心思。在书中所占篇幅不多的风月宝鉴为何能成为《红楼梦》的别称?只有体会书中风月宝鉴正面红粉佳人、背面骷髅恶鬼的含义,结合中国传统“正衣冠、知兴替、明得失、辟不祥、驱邪恶”的镜文化,方能体会到深隐在人物背后的尔虞我诈、四大家族的处心积虑,乃至时代的困顿无力。

书读完了,我只掌握了九牛一毛,但也受益匪浅。一般人穷极一生,也无法达到金克木先生的境界,只能在有限的时间用学到的方法竭尽所能地读懂书,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。

书,读不完;读懂,也是妙事。

(作者单位:集团公司新闻中心)

责任编辑:贾文颖

版权声明   |   隐私与安全   |   常见问题解答   |   咨询 地址:中国·山西·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ICP备案序号:晋ICP备05008009号-3

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  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