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西焦煤官网    
  •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▼ 企业邮箱▼
山西工人报:西山煤电马兰矿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小记——“我们在井口有个‘家’”
发布时间: 2018-08-10 08:40:41     作者:陈秋莲      来源:山西焦煤网      点击次数:

8月6日下午4时,西山煤电马兰矿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内,15名矿嫂有条不紊地忙碌着。

配餐室内,组长赵月英一边从蒸笼里往出拿素包子和南瓜馍,一边向记者介绍,今天有5样主食,还有花卷、饼子、枣馍,有醪糟和蛋汤两种汤;44岁的郭金平和其他几名矿嫂正在麻利地把黄瓜、茄子等6样小菜摆放到就餐盘内。这样,工人师傅们只需要到厨房窗口拿上自己需要的主食和汤就可以了。

从下午4时35分起,不到10分钟,升井后的矿工们拥入餐区,餐区内的二三十张桌子很快满员。矿工们黑手、黑脸,几乎没有交流,都在埋头吃饭。一名吃完饭的矿工告诉记者:“我们是早班工人,5时多从家出发,6时下井,在井下十多个小时,除了一顿简单的班中餐外,一直在干活。升井后又累又饿,根本没力气说话,更不要说洗澡了。这时候,最需要的就是喝口热汤、吃口热饭。所以,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的这顿饭是我们最需要的。”

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为矿工搞好后勤服务,其中最具特色的服务就是为升井后的矿工们免费供餐。马兰矿每天在井口服务站就餐的矿工有700余人,每月达两万人次。

三伏天,矿工们身穿3层工作服,满脸汗水。记者不忍心过多打扰他们。

马兰矿的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建立于1984年,当时正值建矿初期,条件十分艰苦。到工地为丈夫送饭的家属陈腊英看到井下工人的工作服破烂,就买来针线、纽扣,到井口为工人们缝衣、钉扣,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安全工作。她的行为逐渐感染和影响了一批家属,组成了一支小型的“安全娘子军”,并于当年由矿工会女职工委组织成立了女职工家属协管安全委员会,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和队伍,成为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。

2005年,马兰矿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正式成立,矿行政和工会给予大力支持。服务站设有配餐区、就餐区、原料储备室等区域,有蒸箱、冰柜、净水器等大型设备,可同时容纳90人就餐,还配备了电视、电脑、音响等,有工作人员31名。

“井口服务站的成员全是矿工家属,她们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。”该矿工会主席吕小钢说, “‘党素珍式好矿嫂’陈腊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,30多年如一日守候井口,义务为矿工服务,现在已经70多岁,还来为矿工缝补衣服。”

已在井口服务站服务5年的矿嫂郭金平说,井下条件艰苦,冬天阴冷、夏天潮湿。矿工们一年四季穿着棉衣工作,往往一个班都在十二三个小时,真的很让人心疼。他的丈夫和双胞胎儿子都是矿工。

井口服务站组长赵月英向记者介绍,每天凌晨5时不到,她和其他矿嫂就来到服务站为矿工们服务。6时下井的矿工们都会来服务站的供水点打水、装绿豆汤或红茶。6时30分,当早班矿工们下井后,她们又在餐厅开始备饭。8时一过,井口服务站餐厅便陆续迎来了升井的工人。

为提高饭菜质量,她们不辞劳苦,每天从5时忙碌到22时,一年进行两三次厨师培训;为让矿工们吃得舒服,她们制订了一周不重样的食谱、自制了许多小菜;为保障安全生产,她们对“三违”人员进行家访帮教,使矿上的“三违”人员逐年减少。由此,这个井口服务站被全总授予“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”和 “工人先锋号”称号。

“我们在井口有个 ‘家’”是马兰矿职工对女职工家属井口服务站的准确定位和评价。

责任编辑:武玲

版权声明   |   隐私与安全   |   常见问题解答   |   咨询 地址:中国·山西·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ICP备案序号:晋ICP备05008009号-3

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  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