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山西焦煤官网    
  •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▼ 企业邮箱▼
山西工人报:瓦检之“鹰”万孝利
发布时间: 2018-08-22 15:54:07     作者:陈秋莲      来源:山西工人报      点击次数:

不论瓦斯检测仪上的指针有多粗,他都能找到基准点,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数。他像一台高精细摄像机,一年排除隐患百余处。在几千米长的井下巷道巡视,哪怕瓦斯浓度只是超过0.01%也能迅速被他发现。他就是全国“技术能手”、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——

煤炭瓦斯是像空气一样游离、吸附在巷道上部和高处的煤层气。当瓦斯升高而达到一定浓度时,就会发生燃烧或者爆炸,因此有“瓦斯猛于虎”之说。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马兰矿的瓦斯检查员、高级技师万孝利就是一名“降龙伏虎”的瓦检之“鹰”。

在一次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,来自全国的100余名瓦检精英同场竞技。比赛要求在20分钟内,精准检查分辨出6台光学瓦斯检测仪中完好的1台和其他5台仪器的所有故障。这是对全国瓦检员基本功力深厚与否的检验。在这个环节的比赛中,万孝利用不到15分钟的时间选出了完好的仪器,查找出的故障点和故障数值也全部正确,成为惟一获得满分的选手。大赛的一名评委感慨道: “他有一双鹰的眼睛。”从此,瓦斯之“鹰”的美称不胫而走。

“万孝利可不是浪得虚名!他有一双慧眼,不管瓦斯检测仪上的指针有多粗,都可以精确读到小数点后两位数的刻度。他一年反馈的信息达200余条,现场制止大的‘三违’行为20余起,排除隐患近30余次。”马兰矿矿长李争春自豪地向记者介绍。

8月13日16时30分,记者在井口服务站的餐厅见到了刚刚升井的万孝利。他身穿厚厚的深蓝色工作服,脚蹬高帮雨鞋,腰间皮带上满满当当地挂着自救器、矿灯、数瓦,肩上背着瓦斯检测仪,手上拿着瓦检加长杆等装备,橘色安全帽下的“黑脸”被汗水冲出一道道印子,露出了白净的底色。今天一个班他已经在一个采煤工作面U型巷道内巡视了3个来回,行走约1.2万余米。

万孝利将瓦检员的工作比喻为战斗在煤矿最前沿的哨兵、煤矿的先头部队,只有在瓦检员进行危险排除后,采掘工作才能进行。万孝利指着腰间那台小小的瓦斯检测仪告诉记者,这是判断矿井瓦斯浓度的利器。瓦检员在对工作面、进风、回风、上隅角、机组、高冒点等地点进行瓦斯测定后,要进行精准读数,因为这个读数直接影响着矿工的生命安全。

万孝利认为,好的瓦检员必须具备三大能力。首先,在瓦斯检测仪上精准读出瓦斯涌出量。瓦斯检测仪不是采用电子显示读数,而是通过仪器上一个时粗时细的指针刻度来读数。每两个数为1个刻度,即“0—2—4”这样的设置。指针细时还好判断,当指针很粗时,就很难找到基准点。瓦检员能否精准读数,既是对经验能力的考验,更直接影响着矿工的安全。其次,选择监测点要兼顾巷道情况。井下巷道高低不同、形状各异,检测时应特别关注边角风流到不了的地方,那里最容易造成瓦斯集聚。最后,发现问题后的准确判断和及时处理至关重要。瓦斯升高的原因很多,可能是风机供风不够,也可能是生产速度过快或者某个部位冒出瓦斯。瓦检员在快速判断出原因后,要果断处理,因为哪怕迟一秒都可能引发事故,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。

一次,万孝利在对某采煤工作面的瓦斯进行安全检测时,突然发现该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1%,而且还在逐渐升高。当时,瓦斯浓度虽然偏高,却没有超过规定的1.5%,但是万孝利还是顶着巨大的压力,迅速挂上了停工牌,要求工作面停电撤人。一名工友说:“当时大家都认为他有些较真儿。”但爱“较真儿”的万孝利认为在表象的背后,通风系统一定出了问题,必须立即解决,如果他判断失误,将给煤矿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。

万孝利说:“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,新技术的不断应用,采的煤越多,瓦斯释放得越快,危险也就越大。”通过察看现场,他发现回风巷道两道风门被同时打开,导致风流短路,上隅角风量过小,瓦斯不易被风吹走,因而造成瓦斯聚积。根据现场情况,他迅速关闭风门,半小时后工作面风量恢复正常,隐患得到了排除。

23年前,万孝利从技校毕业后成为一名井下瓦检员。每天下井时,他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,遇上问题便记录下来,再向师傅请教;巷道纵横交错,他找来图纸熟悉地形;对理论性强的内容,他采用背、抄、写相结合的办法强记;为方便学习,他把书拆成小册子,随身携带,走到哪学到哪;一年里,他翻烂几本专业书,记下了满本的读书笔记……不到两年时间,万孝利就对井下所有巷道了如指掌,并取得了马兰矿技能大赛和西山煤电技能大赛的冠军。老师傅们夸他“天生就是干瓦检的料”。但是,他知道“充电”才是促使他快速成长的“催化剂”。马兰矿领导发现他是颗好苗子,对他进行重点培养。1998年,万孝利被破格提拔为工长。 

冠军的头衔并没有让万孝利止步。2003年,他获得了太原理工大学机电专业的大专学历;2005年,他在“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”中获得亚军;2007年,他成为全矿4600余名职工中惟一的高级技师。随后,他还积极参与矿瓦斯变化与地质构造的关系、瓦斯涌出量与单产单进水平的联系的课题研究,并参与了矿井自动风门连锁系统、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等技改项目的研究和实施。

由此,万孝利先后被授予 “中国十大杰出青年技师”“中国煤炭行业技术能手”以及全国“技术能手”等称号,并获得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。另外,他还是目前全国煤炭行业惟一获得“中国十大杰出青年”提名奖的人。

安全员的嘴,瓦检员的腿,说的是煤矿瓦检员的辛苦。一个U型通风的采煤工作面由两个巷道和一个工作面组成,巷道长度为1300米—2000米,工作面长度为200米—300米,瓦检员一个班3圈走下来就是1万余米。每天8个小时在阴冷潮湿的巷道内行走不见一个人,那种单调、枯燥就是对瓦检员极大的考验。有人统计,万孝利多年在巷道里行走的长度可以绕地球一圈多。

2012年以来,万孝利以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依托,培养出一批在专业技术领域有影响的技能人才。该工作室成员刘彦生获得“全国煤炭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”锚喷工冠军,并被授予全国“技术能手”称号。该工作室的15名成员共取得国家专利22项、管理创新成果382项,获得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奖、山西科技进步奖等。其中一大批创新成果被转化为生产力。

“能及时消除隐患,让大家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,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。”万孝利这样解读自己的工作,“每当在矿区看到职工与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时,我都很自豪。虽然他们不一定认识我,但他们的平安有我的一分守护。”

 

责任编辑:武玲

版权声明   |   隐私与安全   |   常见问题解答   |   咨询 地址:中国·山西·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 ICP备案序号:晋ICP备05008009号-3

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  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